• <input id="81zc0"><label id="81zc0"><ol id="81zc0"></ol></label></input><table id="81zc0"><meter id="81zc0"><menu id="81zc0"></menu></meter></table>

  • <input id="81zc0"></input>

      扬州网 > 

      【大家说】曾学文:江西人在扬州

      2023年01月 04日 09:36 | 来源: 扬州晚报-扬州网 | 扬州网官方微博

      曾学文

      江西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,尤其是宋代,名人辈出,引领风骚,有“两宋文人半江西”之说。江西人在扬州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

      欧阳修,庐陵(今吉安)人。宋仁宗庆历八年任扬州知府,在任仅一年,却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厚的遗产。欧公在扬州有两大功绩,文化上,于蜀冈筑平山堂,常聚文士欢宴,使得这不起眼的一抔之地,成为后世景仰的文化高地;政治上,实行“宽简”政策,不为苛急,不尚繁琐,“所至民便之”,政声人去后。康熙帝对其推崇备至,南巡驻跸扬州时,多次游历平山堂,称其“为政之暇,优游谈宴,传为佳话,故朕诗有‘文章太守心偏忆’之句”。

      欧阳修还为扬州留下了一阕《朝中措·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》,“文章太守,挥毫万字,一饮千钟”的豪气,千古传颂。刘敞,字原甫,新喻(今新余)人。嘉祐元年,出为扬州知府,劝农耕作,断事公正廉明。扬州西北之雷塘,本为民田私产,后为官府所侵占,田主皆失业,他到任后,依据旧券悉还于民,扬人皆称颂感激。其间还在蜀冈建时会堂,为贡茶制作场所。

      王安石,临川(今抚州)人。曾任淮南节度判官,在扬为官三载,也是韩琦任扬州知府时在其府中品赏奇花芍药“金缠腰”的“四相簪花”主角之一。其名作《泊船瓜洲》作于熙宁间途经瓜洲时,“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古人评:“超然迈伦,能追逐李杜陶谢。”而其斟字酌句,先后用到、过、入、满等十余字,最后定为“绿”,传为文学史上之美谈。

      黄庭坚,修水人。与高邮情缘颇深,少年时曾随舅父李常游学淮南,获高邮名士孙觉赏识,招为佳婿,又向好友苏轼推荐他。他与秦观等交谊深厚,又与在扬州为官的好友王巩常有诗作往还。某岁早春,其过扬州,作诗曰:“春风十里珠帘卷,仿佛三生杜牧之。红药梢头初茧栗,扬州风物鬓成丝。”后历宦各地,常怀念扬州,再作诗寄王,云:“淮南二十四桥月,马上时时梦见之。想得扬州醉年少,正围红袖写乌丝。”

      杨万里,吉水人,南宋诗人。曾受命充当迎接金使的接伴使,往来江淮间,后任江东转运副使。其诗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,语言浅近,风格清新,创为“诚斋体”。其经过扬州,屡有题诗,如《过射阳湖》云:“似闻咫尺是杨州,更数宝应兼高邮。”《过瓜洲镇》:“南北休兵三十载,桑畴麦垄正连天。”其他歌咏名胜、风物的诗还有不少,如题皂角林、张王庙、淮白鱼等。姜夔,鄱阳人。工诗善词,娴于音律。终生未仕,转徙各地,曾多次往来扬州。其《扬州慢》为千古名篇,写于孝宗淳熙三年作者北上楚州、西游濠梁经过扬州时,时年才22岁。此词意境清冷,韵味幽深,唐圭璋《唐宋词简释》评曰:“至文笔之清刚,情韵之绵邈,亦令人讽诵不厌。”自此扬州又多了“淮左名都”“竹西佳处”两个专属于自己的佳号,而《扬州慢》也成为词史上一重要词牌名。

      明代新建人吴桂芳,嘉靖中任扬州知府。其间上疏请赈灾民,练兵抵御倭寇,又增筑外城,是为扬州新城,政绩显著。富有才略,著有《守扬疏议》4卷。戏剧家汤显祖,临川(今抚州)人。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,成就极高,“临川四梦”之一《还魂记》,即《牡丹亭》,为其代表作,影响深远。汤显祖曾到扬州,留下不少诗作,如《琼花观二十韵》《广陵偶题》等。其《牡丹亭》中有云:“维扬新筑两城墙,酾酒临江上。维扬风景世无双,直上层楼望。”

      蒋士铨,清代铅山人。受两淮盐运使之聘,任扬州安定书院山长。悉心授徒,拔擢寒士,结交文友,留下不少诗文,曾为江春的秋声馆题诗。友人曾有诗句“霭霭芳昼长,习习和风煦”赞其任教之情状。后因母亲病逝,扶榇离扬,返回故里。谢启昆,南康人,乾隆中任扬州知府。“明于吏事,所持坚正”,清廉正直,关心民众疾苦,时扬州大旱,他全力救灾,征集米粟,“散给八邑,民全活无算”,主持修建史可法祠,并为作记。曾燠,南丰人,曾任两淮盐运使十余年,后擢两淮盐政,在扬州任职时间之长、影响之大、印记之深,在清代历任官员中,实属罕见。他在衙斋西北隅筑题襟馆,“旦接宾客,昼理简牍,夜诵文史”,主持风雅,奖掖后进,往来多名士,如袁枚、吴锡麒、王芑孙、王昶等,皆为一时硕学鸿儒,常宴集赋诗,“唱和无虚日”,诗作编刻为《邗上题襟集》。

      江西是两淮盐行销区域六省之一,时至晚清,赣商在扬州异军突起。先有卢绍绪,上饶人,同治间来扬,业盐致富,购康山草堂旧址,花巨资建庆云堂,为晚清扬州盐商住宅之冠。周扶九,吉安人,为清末民初扬州盐商中的佼佼者。他视野开阔,在扬州开办盐号和钱庄,入股张謇的大丰盐垦公司,后移家上海,涉足领域颇广。另一位泰和籍盐商萧云浦,也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,业盐扬州,经营有方,累资巨万,人称萧百万。曾捐巨资救灾,为此受到两江总督曾国荃的接见和嘉勉。家在南河下,有梅影书屋。两人曾联合创办裕丰隆钱庄,时有“周家盐,萧家钱”之说。

      作者简介:

      湘人,居扬,出版工作者。


      责任编辑:煜婕

      扬州网新闻热线:0514-87863284 扬州网广告热线:0514-82931211

      相关阅读:

      声明:凡本网注明来源为“扬州网”或“扬州日报”、“扬州晚报”各类新闻﹑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,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。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以便寄奉稿酬。

      八哥理轮电影
    1. <input id="81zc0"><label id="81zc0"><ol id="81zc0"></ol></label></input><table id="81zc0"><meter id="81zc0"><menu id="81zc0"></menu></meter></table>

    2. <input id="81zc0"></input>